2009年11月2日

Trendy Brands : 潮牌很詭異


   "外行人看熱鬧"這句話用於我對"潮牌"的認知是很貼切的,據我所知,潮牌所代表不只流行,品牌背後都有著獨樹一幟的文化風格。



     日系"Undercover"與 "Mastermind"這些少量精質的潮牌還可以用時尚精品的模式去構想,反觀其他五花八門的潮牌,我還真是不懂為何那麼"潮"。
   不可否認,潮牌常用的跨界聯名 (crossover)的確成功吸引不少消費大眾,與其他知名大牌合作,加上顛覆傳統的創意,而且玩的比精品業者還更具多元,這是潮牌行銷成功的祕技之一。




    目前國內外潮牌品牌真是難以具體歸類,眾多選擇。潮人商業模式通常是利用零售通路來切入消費市場,可能一家潮店裡賣超過十種以上潮牌,這樣品牌不但能開拓新市場,又無庫存壓力。但潮牌既然那麼熱門,為何還是有些潮店或潮牌慘遭淘汰。只能說不管再怎麼潮,怎樣跨界,翻玩,Business is business,產品的存活還是取決於市場導向與一些經濟指數。



  TRANSWORLD BUSINESS 是專門報導與分析板類運動品牌( Boardsports)市場的雜誌。像 BURTON第三季營收多少以及估計第四季會營收多少 ,美國大型滑板潮牌零售商Zumiez月營業額下滑多少等等,提供零售商在選擇品牌販賣,以及了解消費特性都有很大幫助。不然光看"潮"這個字,而忽略了其經濟本質,或許潮店沒注意的某一潮牌在將來不一定會升值到有五十億的價值歐! (川久保玲 的副牌 " PLAY"  就超過五十億)。



2 意見:

Tina 提到...

版主的文章介紹果然多元
不知道"潮牌"是甚麼意思
是一些為了跟上潮流而興起的創意小品牌嗎?

Unknown 提到...

我也不懂"潮牌"..如果你去新崛江,看到一些年輕人的店(像"夠壞堂")..裡面都賣T-shirt,帽子,鞋子,顏色都很鮮豔..那些店賣的就是"潮牌服飾"
我也看不懂"潮牌"的特色在哪裡,只知道有些東西還不便宜...所以就不懂為何要那麼貴

我要留言

POST YOUR COMMENT 歡迎留言

 

MoRRiS' MiSCeLLaNy Copyright © 2008 Black Brown Pop Template by Ipiet's Blogger Template